文 | 刘语诗
来源 | 视界观杂志
摘 要:专业主持人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带货已屡见不鲜,本文对主持人在直播带货时的直播能力进行探讨,对直播能力中的应变能力、迅速了解选品信息能力、方言模仿能力和副语言适应语境能力详细分析,为主持人直播带货提高直播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直播能力;直播带货;专业主持人
一、应变能力
(一)、熟悉直播流程,把握现场节奏。带货直播是现场直播,不能喊停重录,也没有后期剪辑,每一分每一秒都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主持人在直播时要对直播流程了然于胸,把控直播节奏。一件商品若介绍得太快,会导致商品情况介绍不清晰,观众不了解,影响购买力;若介绍得太慢,会导致气氛凝滞,影响观众的积极性。主持人需要快速将话题引入商品,对商品进行介绍,号召大家购买,然后适当的结束话题展开下一个选品的介绍。《央视网选》做客淘宝主播雪梨的直播间,主持人尼格买提和雪梨进行合作,共同直播带货。在介绍一款燕窝时,尼格买提适时发问:“男性也可以吃燕窝吗?”“那燕窝主要有什么作用?”非常恰当的引导了话题,抓住了观众们关注的重点。在介绍完一款产品时,尼格买提又说:“我觉得我回去肯定要关注你的直播间,因为确实有需要的东西,比如下面这款产品。”他巧妙地转换了话题,开启了新的产品介绍。
(二)、应对突发情况,适时转移话题。直播带货与电视直播有异曲同工之处,随时都会有突发状况, 对于网络直播来说,可能会有网络信号中断、不良,产品方临时反悔违约,预定选品出现不良状况等等。而主持人就是整个直播的流程执行者,甚至可以说是直播环节的主导者,所以主持人一定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遇事不慌,不能失态;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这不只需要总结经验,也需要实践积累。在湖南卫视举办的助农直播晚会中,一名男性观众突然冲上舞台向演员迪丽热巴求婚,情急之下,汪涵老师一把抓住他的手,让人请他下去,说:“谢谢,谢谢,您可以很好的下单,来,让工作人员教他下单,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下单。”机智地解决了突发状况,并且很好地将话题带回助农直播,完全没有影响直播进程。
(三)、善于即兴创作,内容实事求是。主持人在直播时并没有固定的台词和剧本,因此整个流程更多的是考验主持人临场发挥的即兴创作能力。所以,主持人必须要有一定的语料积累,灵活地应变能力,将普通的日常表达进行艺术性的创作。在即兴表达过程中,若想突破日常表达,表现出口成章的能力,就要以个人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 ,用缜密的思维引导语料的重组[1]。
(四)、要有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主持人在直播中虽起了主导作用,但一个主持人却无法完成一场直播。所以,主持人一定要和团队配合好,首先,要尊重并执行团队制定的直播流程,不要随意更改;其次,在直播过程中要和摄像、灯光配合好,务必使每一款产品尽善尽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最后,主持人一定要有团队意识,一场直播是整个团队的劳动成果,要学会尊重其他人的劳动。
(五)、做好商品的“把关人”。在直播带货中主持人作为带货主播其实是行使了“卖货”的职能,简单说,直播带货就是一个商品买卖的过程,但是由于主持人自身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会使直播活动受到流量吸引和舆论关注。所以每一位主播既要行使销售员的职责,对自己的商品负责,保证商品质量,不损害消费者利益;又要坚守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原则,对自己的话语负责,确保自己的语言真实可信,不虚假宣传。
二、 迅速了解选品信息能力
备稿分为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广义备稿,是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而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素养,较广博的知识和较熟练的技巧;狭义备稿,是指播音前具体的准备过程。[2]
(一)、发挥专业备稿素养。在直播带货前团队的工作人员都会为主播准备每件商品的详细信息,主播对每件商品加以了解并在原稿的基础上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属于有稿播音的狭义备稿,狭义备稿使主播在直播时可以精准抓住关键信息,做到有的放矢;还有助于主播对直播节奏的把控。
1.全掌握。首先,主持人在拿到当日直播商品信息后,应迅速浏览,了解所要直播的全部商品,熟悉选品的名称。其次,要掌握商品的性能、功效,这也是观众最关注的,需要用最长的时间去介绍,因此主播一定要提前了解、心中有数。特别是一些选品的信息涉及到主持人的知识盲区时,一定不要不懂装懂,提前了解才可做到有的放矢,让观众信赖。在直播时,团队人员也会在直播桌前提前准备好选品信息的文字版,主持人需要结合自己提前掌握的信息进行商品的良好宣传。
2.抓重点。要了解商品的特色,尤其是与其他同类商品相比,选品有什么特色和优势,比如功效优势、价格优势、产区优势等,这一步需要建立在主持人对商品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抓住产品优势着重去介绍才能吸引观众,增加购买量。
(二)、更加注重产品的人文内涵。在主播直播过程中,主持人需要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挖掘每个产品的人文内涵,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促使观众下单买货。主持人在直播带货中,不只简单传达信息,还要牢牢把握主流价值观,传递积极的正面信息。朱广权在介绍陆羽会蓝焙恩施玉露特级新茶时,不仅介绍了茶王陆羽,还介绍了《茶经》中茶的层次,以及湖北天门的陆羽遗迹,呼吁大家不仅要买湖北的产品,还要在疫情结束后去湖北旅游,让许多网友直呼“文化人”。朱广权将自己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产品信息相结合,在介绍商品信息的前提上增加了亮点。
三、方言模仿能力
汉语可以分为普通话和方言,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3]。方言是各个地方的汉语,多因区域有所不同。
(一)、适当使用方言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直播带货的主持语言更加口语化、“接地气”,所以可以适当地使用方言增加亲切感、消除距离感。央视的主持人们在构建新媒体领域时,敢于打破人们以往心中的刻板印象,适时、恰当的运用方言,在助力湖北重启的带货直播中,央视主播欧阳夏丹与演员王祖蓝在直播中互飚湖北话“还莫吃饭,我还莫吃饭”“莫慌,哩莫慌”,使用方言俚语更能让大家感受到湖北的可爱。
(二)、使用方言该把握的度
1、何时使用方言。首先,在做地方性专场直播带货时,可以在开场就使用方言,利用方言明确本场直播的目的,直接进入主题,迅速将观众带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中,使观众与当地的环境产生共情,利于商品的宣传销售。其次,在介绍地方特色产品、民族特色产品时,可以适当使用方言,一来能够突出产品特色,让观众更快地记住这个产品;二来不仅输出当地产品,还能输出当地文化。最后,在与嘉宾沟通时可以适时使用方言,特别是在了解嘉宾的家乡方言后,用两句方言与嘉宾对话,既能缓解嘉宾的紧张感,又调节现场气氛。
2、如何使用方言。直播带货中,主持人要以普通话为主,方言俚语为辅。首先,主持人使用的方言必须是能过被绝大多数观众所理解的,比如与普通话相似度较高的北京话、东北话,时下大热的四川话、河南话、天津话,选取观众耳熟能详容易理解的语句运用在直播中。不要使用地域性较强的、生僻难懂的方言,比如上海话、闽南话、长沙话等。其次,主持人在直播中说方言不宜过多,主持人本身就具有推广普通话的职责,并且方言过度使用会加重观众的理解负担,容易使观众产生不耐烦的心理,离开直播频道,流失购买力。
四、 副语言适应语境能力
副语言是指非语言符号,即除了语言外的表达符号,比如面部表情、手势、眼神、谈话时双方的距离等等。副语言是伴随着语言的副产品,是附属于语言的,恰当的使用副语言可以拉近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帮助观众理解主持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在直播带货时专业主持人副语言适应语境的能力十分重要,运用得好会给观众呈现十分舒适的视觉效果,运用不好则很容易适得其反。
(一)、距离。距离指的是主播之间的距离或主播与嘉宾之间的距离。在传统的电视节目主持中,主持人一般都会与其他人保持社交距离(1.2-2.1米),但在直播带货中,由于播放媒介多是手机且竖屏较多,主持人之间或者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距离会保持在个人距离(45-122厘米)甚至亲密距离(15-44厘米)之间。这样不仅使所有人都出现在镜头内,也让主持人和嘉宾迅速拉近距离。李梓萌和朱迅在直播时两个人突破了个人距离,在亲密距离中展开互动,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就是两个姐妹淘在挑选商品一样,非常生活化。
(二)、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指主持人通过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配合语言来表达信息或者加强信息的传递效果,主持人运用肢体语言能更好的表情达意。但是在直播带货中,肢体语言运用要合时宜。首先肢体语言不宜一直使用,主持人在说话时身体部位不宜一直活动,这样会使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主持人身体上,所以肢体语言一定要配合语境。其次,直播带货时不适合有大幅度的肢体语言,直播带货与电视节目不同,囿于镜头范围,四肢动作不宜大开大合。
(三)、面部表情。在网络直播带货时,主持人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来表情达意,达到传播效果。面部表情能够帮助人们沟通交流,但是不符合语言和情绪的面部表情,表达就会显得怪异和无力。
1、眼神。主持人在直播带货时目光要炯炯有神,集中有力,传播出积极肯定的信息。如果主持人在直播时目光散漫、无法聚焦,那么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可能是对产品的不信任,观众的购买力可能会大打折扣。主持人的目光大部分是对着镜头的,偶尔需要关照到他人,还要关注到产品本身。如果直播有他人一起参与,那么主持人一定要注意目光的流转,眼神要把握好度,不能过于强烈,也不能停留时间过长,招致嘉宾反感。
2、眉毛和嘴巴。在各种各样、喜怒不一的表情中,眉毛和嘴巴可以表达的信息是最丰富的,将眉毛与嘴唇的动作很好地结合不仅可以体现出主持人的专业性和亲和力,也能使观众感到舒服、自然,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拉近主持人与节目受众之间的距离[4]。朱迅在与快手带货主播砍价成功后,立即张嘴大笑,让观众都觉得占到了便宜。网络直播带货的整体节奏偏快,因此主持人一般会呈现十分积极的感情状态,表达富于激情,所以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大多数时间都是眉毛上挑、嘴角上扬的。
总之,传统媒体主持人在网络直播带货中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不难看出许多主持人在努力扩展自己的边界、创新自己的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主持人拥有专业上的优势以及自身附带的影响力,在直播带货中有起点优势,但主持人的固有模式和节目思维可能会影响主持人在直播带货时的发挥,因此主持人要转变心态和角色,始终保持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才能使自己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慧鑫.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控场技巧探讨[J].科技传播.2015,(05):65-66.
[2]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第1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4] 宋善乐.主持人如何运用好非语言沟通[J].新闻传播. 2020,14:123-124.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9202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