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型号(均已退役)
中国早期动车组型号是指2004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前的型号,包括1958年研制的2动4拖东风型摩托动车组,1994年研制的第一款动力分散性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天安号”,以及后来的NZJ1“新曙光”号、NYJ1柴油动车组、“天驰号”、“长白山”号、“春城号”等众多型号。
1958年研制的2动4拖东风型摩托动车。
名动一时的“中华之星”动车组。
二、在线运营动车组
(一)先说第一代。第一代包括1系、2系、3系、5系,其中1系属于南车与庞巴迪的合资公司BST、2系属于南车四方,3系属于北车唐山、5系属于北车长客。这里面又分为A、B、C、E4个小类(如CRH2A、CRH2B、CRH2C、CRH2E),A代表时速200公里8辆编组、B代表时速200公里16辆编组、C代表时速350公里8辆编组、E代表时速200公里卧铺动车组。
由中国南车与庞巴迪的合资公司BST生产,包括CRH1A(8编)、CRH1B(16编)、CRH1E(卧铺)。截至2013年1月,共有136组CRH1系列高速列车出厂。下面分别是CRH1A与CRH1E照片。
②CRH2系列。由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是第一代车型里面的主力,故障率一直保持最低水准。包括CRH2A短编组、CRH2B长编组,CRH2C一阶段时速300公里、CRH2C二阶段时速350公里,CRH2C具有划时代意义,有许多重大突破,这些技术突破都被后来的CRH380A吸收;CRH2E是16编组的卧铺动车组。CRH2C二阶段虽然在牵引传动、车体气密强度等做了重大改进,但头型方面依旧沿用了日系车设计,所以外形看起来差异不大。下面分别是CRH2A、CRH2B、CRH2C头型。
③CRH3只有CRH3C,原型车是德国的ICE-3,由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引进。这是中国引进的所有型号动车组里面平台最好的,为车迷所厚爱,也是国产化率最低的一款,底子太好了,基本不用做什么改进,拿过来就能跑300。后来CRH380BL在此车基础上升级改进。
④CRH5就是CRH5A,由北车长客引进法国阿尔斯通技术。这款车可把长客给坑苦了,这里面有个曲折的故事。长客是铁路客车系统的龙头,铁道部在引进的时候,希望长客能引进技术最受青睐的德国西门子的ICE,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因为与日本川崎已经有20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四方就确定引进日本技术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知道引进过程中,西门子牛逼哄哄,漫天要价,铁道部决定给西门子下马威,所以第一轮引进时让西门子出局了。让长客引进了阿尔斯通的技术,结果公布,西门子股票大跌。
(二)新一代CRH380系列,主要包括CRH380A、CRH380B、CRH380C、CRH380D。这4款车大家都比较熟悉了,CRH380A(L)是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生产的,CRH380BL由长客、唐山共同生产,其中长客又研制了380B短编高寒车以及CRH380CL,CL还是有比较大的突破,但是牵引传动系统主要是弃用了西门子的改用日本日立公司的(日本日立与永济在西安成立合资公司);CRH380D则纯粹是庞巴迪的技术,虽然在南车的合资公司里面生产,但是技术上完全在庞巴迪的控制之下。CRH380D入行最晚,原型车2010年9月在柏林展会上发布,备受追崇,也最为中国车迷厚爱,号称目前最先进,2014年4月19日,CRH380D正式在广铁集团开始载客试运营,目前尚未正式上线,已经生产了4列车的样子。下面依次是ABCD四款车型的头型图片。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iushi558/article/details/45112577?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9244009816800226541404%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pc%255Fblog.%2522%257D&request_id=169244009816800226541404&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blog~first_rank_ecpm_v1~times_rank-16-45112577-null-null.268%5Ev1%5Ekoosearch&utm_term=%E8%A5%BF%E5%AE%89%E6%91%A9%E6%89%98%E8%BD%A6